江南水乡
南湖红船边
有一位名叫‘老竹’的85后
他的锔瓷传承之路正慢慢起航
...
▼
老竹(真名詹建峰),乍听称呼,定以为是中年或老年人。可事实上这位老板出生于1987年,年仅三十!因为在嘉兴月河古街中基路197号经营了一家竹艺店近九年,故周边朋友称这老板为老竹。

月河古街虽不如其他古镇繁华热闹,但却因为其特有的周日古玩市场而别有风味。这一特色不仅吸引了大批周边的客人,也让老竹这个主营竹器的年轻人慢慢爱上了这些老东西。其中瓷器尤甚!
老竹作品

用老竹的话说:瓷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瓷器的英文是china,它是中国的符号,代表着中国!但瓷器却是易碎品,难以保存完整。所以很多老瓷器或缺或残,弃之可惜,留之无用。从而被玩家摒弃,被卖家嫌弃。老竹为之深感可惜,所以一直在思考能做些什么?
可幸之事是于2013年有缘认识专门锔瓷的老匠人,便想方设法拜师学艺,于两年之后学有小成。便开始了85后的传承锔瓷之路。

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像“订书针”一样的钉子嵌住抓牢,将破碎的瓷器修复起来的技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出自锔瓷行业。锔瓷看似简单,实际却是对锔瓷者的功力要求很高。
锔钉分为金钉、银钉、铜钉和花钉。现在大多数采用银钉,必要的时候会用花钉进行修补,这样修补好的瓷器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因为有花钉的点缀,让器物增添了一些韵味,使其观赏性也具有价值。
剪钉
▼

打磨
▼

比对大小
▼

成型
▼

打眼
▼

装钉
▼

打钉
▼

最开始家人和周边的朋友并不看好老竹花大量精力投入在锔瓷这个行业。不仅仅是因为锔瓷在早期是“街挑子”中的一员,在大家都意识里锔瓷就是锔盆、锔缸之类谋生的手段,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行当,从而让很多人看不起,更因为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破碎了的瓷器丢掉再添置新物,没有人愿意修补,然而学习锔瓷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而老竹则认为锔瓷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慢慢被机器化取代,导致很多传统工艺因失传而流逝。如果能将传统工艺流传下来,并且能为身边广大的茶友增添福利,那也不失为一件乐事。所以今年老竹不惜花费金钱租下一间小院,专心做起了锔瓷的活当。


随着锔瓷技艺越来越成熟精湛,老竹在茶友圈里的知名度日益高涨。最让老竹高兴的,是得到办私塾朋友的邀请,为小朋友们开了一堂锔瓷启蒙课!这让老竹身上背上了传承的担子,但老竹乐此不疲。为了能够让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能一起交流学习,老竹还特意每个周日下午在工作室开展一节手作课堂,交流学习各种传统手作!

这一切都让老竹信心倍增,每次即使工作到深夜,但是看到所有破损器物一件一件的变成成品,并且都是出自自己之手,就会由衷的感到开心和自豪!



老竹经常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的感受一下生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在嘉兴这个慢节奏的但却得天独厚的地方,我们更没有理由去辜负生活!
静下心来做一些手工,静下心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乃人生一大快事,更是现社会难得的事!
老 竹 提供素材
匠人志 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