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中央红九军团在大定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6-10-14 编辑:
分享到:
  大方(原名大定),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边。清康熙四年(1665)设府,曾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国时期,政府为县,毕节设立专员公署,黔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遂转至毕节,但大定的经济、文化在黔西北地区较为发达。然而,这里也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压迫,鱼肉人民最为残酷的地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大定各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清末,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军西征到大定,领导各族人民开展了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斗争。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大定革命志士积极响应,谭冠英、简忠义等献出了生命。
  1919年,“五四”运动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中流砥柱。二十年代未,大定一些进步的知识青年不畏艰险,纷纷到外地寻求革命真理。大定西四区沙包乡(现属纳雍县)青年徐进,辗转贵阳、南京、上海等地,于1929年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又有陈有德等一些在外地寻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群众团体,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来。但是,大定人民普遍受到马列主义教育和影响,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都是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大定县境和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时期。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在大定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前赴后继地开展起来。
  1935年4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长征进入大定县境。中央红军于是年1月长征进入贵州,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经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阻截。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领导下,完成了掩护主力红军南渡乌江的任务后,由于没有赶上主力红军渡江,遂按中央指示,转向黔西北前进。在黔西老木孔取得了伏击黔军犹国林部两个团的重大胜利后,即向大定县境进军。是日进入大定境,经茶元、果瓦到达长岩宿营。当晚侦察到离长岩40多华里的瓢儿井镇驻有盐防军4个队150多人。罗炳辉令侦察科长曹达兴带侦察连连夜出发,智取瓢儿井。
  4月9日,九军团侦察连在曹达兴带领下化妆为中央军,乘茫茫大雾进入瓢儿井镇,顺利地缴了盐防军两个队的枪械六十多枝,另一个队的队长马骥企图顽抗被击毙。又一个队退到营盘制高点负隅顽抗,在侦察连和后续赶到七团夹击下,往东南方向溃逃。
  占领瓢儿井后,当天下午,军团政治部即在街上搭台演讲,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红军的革命宗旨,号召干人组织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还在墙壁上书写了许多革命标语。当晚,在军团政治部的组织下,成立了“瓢儿井迎红军委员会”,由王宣斋任主任,周海银任副主任,曹树清、熊文俊等为委员。还成立20多人参加的游击队,周海银兼任游击队队长。
  4月10日,“迎红会”和游击队打了陈二麻花、江洪顺、席少亭等10户土豪,把没收的粮食、财物分给穷人。瓢儿井是黔西北的川盐集散地,有几十家盐号。军团政治部经过调查,认为永岸盐务局督销局长、盐防军督带席少亭经营的“公合长”盐号属官僚资本,决定将全部食盐没收分给干人,其余盐号,属于民族工商业,予以保护。当时,食盐昂贵,干人们是很难吃到盐的。听说红军要开仓分盐,下午数千人就聚集到“公合长”盐号门口。红军在此召开了分盐大会。军团长罗炳辉在群众大会上讲了话,会后,红军打开盐仓,给广大干人分盐,瓢儿井街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分到盐的群众,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齐声称赞共产党好,红军是干人的队伍。八堡六寨自然领袖李绍北带着十几个苗族兄弟来到瓢儿井找红军,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接见了他们,并向他们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他们走时,又给他们每人分了一份食盐。
  4月11日,红军开仓分盐的消息传到很多地方,数十里外的各族群众纷纷赶来瓢儿井分盐。红军发动群众的工作形成高潮。红军在瓢儿井休整了三天,扩红军300多人,筹集军饷一万多银元;赶制军服800多套,子弹袋200多条。
  4月12日,红九军团离开瓢儿井,向苗族聚居的八堡进发。沿途苗胞吹着芦笙,载歌载舞迎红军。晚上,红军在八堡宿营。李绍北带着六寨苗族头领和90多名苗家子弟来到八堡街上。军团政治部杀猪宰鸭,请苗家兄弟一起会餐。黄火青亲自帮助他们组织了“苗家自救会”和“苗民自卫军”,并发给步枪10支,子弹200余发。指定李绍北为“苗民自救会”和“苗民自卫军”负责人。
  是夜,接到中央电令,要红九军团取道毕节,经水城进入滇东,迅速与主力红军会合。军团部立即派九团作前导,深夜出发,向毕节挺进。
  4月13日,红九军团主力从八堡出发,向毕节进军。当天,到达毕节县小坝宿营。九团到达石关口,此时,滇军孙渡纵队鲁道源旅驻毕节城和海子街一带,军团部决定,放弃取道毕节的计划,折返回来,改向响水、双山、猫场、大兔场,由水城入滇。
  4月14日,九军团从小坝出发,折转回大定县境,在离双山场不远处,受到黔军犹禹九部尚国安连阻击,军团领导派出一部兵力,向敌发起攻击,很快将敌击溃,毙敌一名,伤一名,缴获枪二支。
  4月15日,红九军团经方竹坝、牛场(今牛集),宿营以列猫场。猫场是大定西面一个较大的乡场,东北面是居高临下的大山,西南面是六仲河环绕,流势湍急,不易徒涉,西面虽有伏流地带,但天生桥、梯子岩地形极为险要。军团领导看过地形之后,曾犹豫不在这里宿营,但又考虑部队连续行军,已很疲劳,况且在猫场宿营,食宿问题容易解决。更主要的是,一路行军,连连胜利,领导产生了麻痹思想,认为敌人不敢轻易来攻,宿一夜,第二天早些出发,不致会发生什么问题,便决定在猫场宿营。为了安全起见,布置后卫八团派一个连哨,警戒来路,以防万一,同时布置次日凌晨4点半集合出发。时值猫场赶集,部队住下后,政治部派宣传队在街上开展宣传活动。
 是日,黔军刘鹤鸣团,尾追红军亦到牛场,与坡脚大地主汪筱恒、土匪陈子良勾结,密谋夜袭红九军团。
 4月16日,凌晨四时,黔军与地主、土匪武装分三路偷袭红九军团宿营地,发生激战。敌人乘八团过早撤下之机,占领了猫场东北一带高地。战斗对红九军团十分不利,军团领导一边组织力量进行反击,一边整理队伍向西面梯子岩撤退。战斗十分激烈,红九军团边打边退,从猫场街一直退到癞石沟、梯子岩。七、八、九团交替掩护,突出重围。午后4点,九军团令部队通过梯子岩脱离险境。猫场战斗,九军团伤亡400多人,九团团长刘华香、政委姜启化等负重伤。这次战斗,是红九军团自1932年成立以来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至此,红九军团离开大定县境。
  红九军团在大定境内的革命活动,在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使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红二、六军团开展创建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10月19日,中央红军在云南扎西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在主力红军长征北上之后,坚持在川滇黔边区开展游击活动。是日,游击纵队在司令员余鸿泽率领下,从毕节县境内转战到达大定县大石板(今长石区石坪乡),袭击了恶霸地主陈卓宾,游击队没收了陈卓宾家的粮食、财物分给干人。
  10月20日:游击纵队在大石板进行休整,开展宣传活动。司令部总支书记兼秘书阚思颖(女、又名甘棠、阚世英)带着宣传队在街上书写“打倒国民狗党!”等标语。晚上,宣传队在街头大树下搭台演戏,举行军民联欢。
  当晚,国民党中央军二十七军二十三师李云杰部工兵营已进至瓢儿井,准备袭击游击纵队。
  10月21日晨,游击纵队开离大石板,转移长岩(今长石)。晚上,敌人进抵大石板。
  10月22日:游击纵队开赴离长岩十余华里的明德寨隐蔽。当日,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邓止戈派交通员康西庚(现名康庆长)经过长途跋涉,在明德寨找到了游击纵队。康将邓止戈的亲笔信交给余鸿泽。信件传达中央“在川滇黔边搞武装,迎接后续红军”的指示。
 10月23日:凌晨,阚思颖交给康西庚一封密信,让他缝在裤脚里边,又交给他一件写有《十大纲领》的白布衬衣穿在夹层中,还交给他二十多两大烟,以做生意为掩护,迅速返回毕节,将信和衬衣交给邓止戈。游击纵队离开明德寨,开赴黔西县翠华乡(今金沙县契默乡)。
  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大定境内活动,时间虽然短,在大石板、长岩一带群众中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重温历史:中央红九军团在大定的日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