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桑植:红色土壤上的“脱贫长征”

发布时间:2016-10-14 编辑:
分享到:

      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张家界桑植县,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的起点。1935年,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

  9月,记者走访桑植,聆听红色故事。这里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著名的民歌之乡,老百姓们都对长征故事耳熟能详,几乎每个人都能哼上几句与长征有关的山歌。

  “睡到那半夜过,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侧着耳朵听;不要茶水喝,又不喊百姓;只听脚板儿响,不见人做声……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桑植县党史研究办主任科员向佐柏告诉记者,这首《门口挂盏灯》描写的就是一番真实情景,“红军晚上行军的时候,从老百姓家门口经过,婆婆听见了,就赶紧让媳妇儿起床,在门口点一盏灯,给红军照亮路途。一个细节,就能看出当时老百姓对红军深厚的感情。”

  桑植有一方红色的土壤,孕育了贺龙、廖汉生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在整个大革命期间,不到10万人口的桑植,先后有5万多人参加革命,其中仅有据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5000余人。

  作为革命老区的桑植,也是一片贫困山区。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92.6%、地貌环境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198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联系县,201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武陵山联片特殊困难地区。

  桑植有大小山头一万余座,耕地仅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6%,却需要养活数十万人,艰难可想而知。然而,贫困并未击垮被长征精神深深鼓舞着的老区人民。他们凭着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长征精神,一代代红军后人凿山开路、移山造田。

  记者在桑植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位于高山坡地的白竹溪村猫儿塔组缺田少地,村民们于是用鸡蛋换炸药、买雷管,打炮眼炸岩石,再从别处运来泥土,一担担背上山,单凭人力,全组117人,18年炸岩13万方、挑土填土18万方,生生在岩石缝里造出了106亩田。

  一段脱贫扶贫的长征,正在这里上演。从老百姓们团结一心、自发开山造田,到如今桑植县制定了因地制宜的扶贫规划并强抓落实,不断有脱贫好消息传来。

  “我们这儿是红色土地,也是绿水青山,所以不能办工厂,要寻找新的出路。”桑植县洪家关乡党委副书记王贞尧告诉记者,县里想了许多办法,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还出台了《2016年鼓励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奖励办法》,鼓励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如今,乡里涌现出一大批养殖大户,黑山鸡、茶叶、药材等养殖种植产业欣欣向荣。

  桑植县委书记刘卫兵说,在过去的5年,桑植县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全县生产总值由2010年39.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4.1亿元,实现了6.2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8%,还探索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模式。

  一个更令人振奋的喜讯是,过去曾多年受到交通环境落后困扰的桑植县,已经从无国道、无铁路、无高速公路的“三无县”华丽转身,如今,张桑高速、黔张常铁路全线开工建设,桑植百姓期盼多年的“高速梦、高铁梦”将变为现实。

  随着大交通格局的变化,桑植将成为湖南的西北门户之一。在此背景下,革命老区桑植,将步入脱贫长征的攻坚决胜期,而这方红色土壤上的脱贫故事,在红军精神的照耀下,将继续上演。

湖南桑植:红色土壤上的“脱贫长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