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松潘战役

发布时间:2016-10-13 编辑:
分享到:


    四川松潘,扼控川甘边的战略要地。松潘古称松州,唐贞观年间,大唐和吐蕃在此激战,最终促成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民族联姻。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中一、四方面军会师前后,也在这里与堵截的国民党军发生了一场大血战。这场作战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它是长征期间不多见的大规模、长时间的血战,又是最恶劣环境中的一场超极限恶战,双方伤亡巨大,国民党军损失上万,红军也有数千人阵亡,但最终战役失利;另一方面,它遭长期尘封,官方史书要么回避其事实,要么扭曲其面目,又使这段悲壮的战争历史迷雾重重。
 
    松潘战役的背景和过程
 
    1935年3月下旬,为了策应和迎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原在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进入嘉陵江以西的嘉陵江、涪江流域,解放县城九座。4月底发起土门战役,通过北川河谷西进岷江流域。5月下旬,进入茂县、汶川、理番(今理县)等地的红四方面军,一面迅速派出部队南下前往雅安大渡河方向迎接中央红军,一面在北川、茂县、汶川等地防御川军攻势,同时继续北向松潘胡宗南部进击。
    6月8日,红30军政委李先念等率领的南下迎接部队占领懋功(今小金)。12日,其先头部队于达维以南夹金山下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得到两军胜利会师喜讯,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致电中央,报告当面敌情和红四方面军各部队位置,提出当前任务请中央决定,表示正以“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我百战百胜的中央西征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51页)
    16日,即将翻越夹金山的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致电四方面军领导人,首次提出川陕甘方针,“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就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这时,红四方面军一部正在与松潘及附近的胡宗南部激战,徐向前、陈昌浩不断从岷江两岸开辟战场,投入更多兵力,同时,也急切盼望战役总方针尽快下达。
    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县两河口召开会议,确定了川陕甘方针。中革军委于28日作出了松潘战役部署,规定一、四方面军兵分左、中、右三路,向松潘及其西北地区前进。左路军共16个团,由林彪率领,“经卓克基、壤口(或大藏寺)、噶曲河、色既坝,向两河口前进”;中路由10个团组成,由徐向前率领,“经马塘、壤口、墨洼、洞垭,向黄胜关前进”;右路由12个团组成,由陈昌浩率领,“主力经黑水、芦花,支队(4个团)经小姓沟,均向松潘城前进”。另由8个团,组成岷江支队,由王树声率领,其中4个团于岷江东岸控制北川至茂县一线阵地,继续阻击和牵制川军,并吸引胡宗南部南向。由4个团组成懋功支队,由何畏率领,掩护北进作战和巩固后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39~540页)
    29日,中革军委正式下达了《松潘战役计划》,红一、四方面军随即分路北上。当日,率红一军团进至马塘的林彪致电军委,报告前方路况“大概系草地,且路太远”,而“黑水、芦花、毛儿盖居民甚多,距松潘二百里,由该处可直攻松潘”。林彪表示:明日“向黑水、芦花前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44页)林彪的意见,获得了军委的批准。
    四方面军向黑水、芦花(芦花为黑水县城所在地)进军途中,遭遇到了严重障碍。黑水河两岸,高山峡谷,崎岖难行,前方又被胡宗南部和藏族反动上层武装所控占的石碉楼、瓦布梁子据点所阻,打开通道的激战在持续进行。
7月6日,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分别率红四方面军部队,从理番、茂县和平夷堡地区出发,向松潘前进。8日,经过历时半个月激战,敌据点石碉楼、瓦布梁子终于攻克。当日12时,张国焘致电朱德、周恩来:“石碉楼、瓦布梁子都已打开”,“已令沿江部队速取此捷路北上,靠近八十八师、一军团行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10日,红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到达毛儿盖,围攻敌胡宗南部李日基营。14日,李先念率领红30军第267、268团,与左权率领的红一军团第4团在哈龙、小羊角塘地区与来援之敌胡宗南部5个团激战,红军哈龙阵地失守。16日夜,李先念指挥红30军第265团等部夜袭哈龙之敌,敌狼狈逃窜,红军再占哈龙。当日,毛儿盖守敌大部被追歼。
    18日,中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并规定“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一切军队均由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总政委直接统率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85页)19日,中革军委制定了《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重新调整了进攻松潘的兵力部署。
    21日,中革军委决定组织前敌指挥部,徐向前兼任总指挥,陈昌浩兼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决定取消红一方面军军团番号,统一改成军。同时,重新决定了松潘战役兵力区分及部署:一、以4军之4个团组成右支队,许世友为司令,王建安为政委。二、以1军之第1、2师,30军之第88、89师,共12个团组成第一纵队,林彪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三、以31军之4个团,4军第11师、9军第25师各2个团,共8个团组成第二纵队,王树声为司令员兼政委。四、以3军之4个团,30军之第90师2个团,4军之3个团,共9个团组成第三纵队(后续策应兵团),彭德怀为司令员,杨尚昆为政委。五、以9军之5个团,5军、32军及30军262团,共9个团组成第四纵队(向阿坝前进左支队),司令员倪志亮,副司令员董振堂,政委周纯全。六、以31军第91师之3个团及第33军,共6个团组成第五纵队(侧后箝制掩护部队),詹才芳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90~591页)
    24日,前敌指挥部到达毛儿盖,立即指挥“以多路突击的办法攻打松潘”。第一纵队的四方面军部队第88、89师在李先念率领下猛攻松潘外围。许世友右支队打得最好,不仅打通了小姓沟、红土坡与哈龙的联系,同时,从西南方向猛攻,夺取了松潘西面重要据点牦牛沟,进逼胡宗南松潘城外西南山头防守阵地。“但是,由于松潘那带地形险要,胡敌兵力众多,凭碉固守,我军火力不行,不论正面突击或是迂回攻击,均难奏效”。(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436页)
    这时,红军许多部队已断粮,特别是王树声第二纵队,该部本是进攻松潘的主力之一,它集中了四方面军3个军的精锐,但是,由于原在岷江以东长期激战,其中第11师两个团和31军一部,刚从北川、安县交界的千佛山等阵地撤出,那边后方已无粮供给,每人只带两三天的干粮,过江后又少有粮食补充,在前进至毛儿盖路上,粮食已吃尽,不少人饿死在进军路途。
    28日,朱德、张国焘致电“徐、陈”:“粮太困难,主要二纵队无粮,不能跟一纵并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94页)31日,“朱、张”致电前线首长:“因缺粮及各纵队不能同时北进灭敌,现正计划改变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95页)接着,中央和军委决定改为实施《夏洮战役计划》,标志着松潘战役告一段落。
    这就是松潘战役的背景和大致过程。

长征路上的松潘战役??评论